0552-7162033

首页   >>  新闻资讯

自贸试验区,蚌埠准备好了!

发表时间:2020-09-25 16:28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1462

20200925.png


落子蚌埠 魅力何来

这几天,蚌埠人朋友圈的重头戏,要数“自贸试验区”,9月2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安徽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据悉,安徽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86平方公里,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在功能划分上,蚌埠片区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本次,安徽自贸试验区为何选择了蚌埠,蚌埠的加入又将为国家的自贸区战略带来何种影响呢?

先天优势基因+后天发奋进取带来的乘势起飞

工人们连夜施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的招牌已经赫然树立在了创新大厦的楼顶上,红彤彤的几个字彰显着这片土地正孕育的勃勃生机,和这座城市的人们要大干一场的决心和信心。

毫无疑问,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蚌埠历史发展上的又一重大机遇,这表明在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上,蚌埠进入到了国家重要战略布局大视野中。

“蚌埠的入选是众望所归,也是时势使然,既有充分的先天条件,也有后天发展的积淀。”市经信局副局长张廷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申报成功,是蚌埠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是我市近年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是众望所归,也是时势使然,既有充分的外部条件,也有我市自身的基础优势和发展特色。

蚌埠,地跨南北,是千里长淮上镶嵌的一颗明珠,双墩文明的曙光,劈山导淮的开拓,积淀出禹风厚德的深厚底蕴;这里活力迸发,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全创改试验区核心城市,写下了孕沙成珠的创新诗篇;这里通达四海,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南北通衢、水陆枢纽、物流重镇,敞开着务实开放的广阔胸襟;这里基础雄厚,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是国内重要的综合性加工制造基地,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激荡创业争先的发展热潮。凭借先天的优势“基因”和后天的发奋进取,让蚌埠的的入选并不意外。

产业创新,“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难以复制

蚌埠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在当前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的大背景下,蚌埠片区的加入有利于探索支持产业转移的路径和模式,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中部地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张廷海提出,蚌埠片区特色明显,“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是其他区域难以超越和复制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创新资源丰富这棵“大树”支撑了蚌埠片区产业的蓬勃发展。蚌埠作为安徽省第二科教资源大市,拥有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7所国家级研究院所、安徽财经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和一批地方科研机构,科教能力在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首屈一指。蚌埠还是国内重要的综合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ITO导电膜玻璃规模全球第一,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规模全球第一,电子孵化装备规模全国第一,滤清器产能全国第一,5G通信测试仪器、LED倒装芯片、OLED显示技术等国内领先。蚌埠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蚌埠高新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为皖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孵化器。禹会区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处于蚌埠高新区和禹会区的核心区域,创新资源要素丰富,产业集群发展雄厚,发展的动力会获得源源不断地供给。

区位优势,利于形成内陆地区开放新体制

“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蚌埠的区域优势非常突出。”张廷海认为,从国内循环来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有利于发挥好蚌埠贯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枢纽作用,从国际外循环来说,蚌埠也打通了走出去的多条通道。

蚌埠拥有京沪线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是通达世界的重要节点。省内贸易额领先的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开通了蚌埠至上海、宁波、连云港的铁海联运班列。蚌埠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和友好合作,结为国际友好城市8个,经贸伙伴城市9个。2019年6月,淮河流域安徽段首个二类水运口岸(蚌埠港)正式对外开放,开通了淮河干流首条外贸航线——蚌埠至太仓外贸集装箱航线,蚌埠港成为河海联运的综合性大港;与此同时,可驶向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蚌西欧”中欧班列从蚌埠市铁路无水港驶出,蚌埠国际物流通道更便利更快捷,境内外成熟稳定的物流通道资源和国际合作产业发展机遇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的建设提供了激流跌宕的澎湃动力。

蚌埠片区的建设,在复制推广沿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经验的同时,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体现内陆地区特点的经验和模式。这里投资贸易便利,积极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境外投资合作水平。蚌埠片区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推进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推广“数字保险箱”,打造区块链政务+公共服务蚌埠模式等等,都可以辐射带动广大中部地区,最大限度放大自贸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有利于探索与内陆地区特点相适应的开放新体制。



发展融入 锚定“坐标”

9月24日上午,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落地。面对发展的新舞台,蚌埠如何更好地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完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未来又将坐享区域带来的哪些红利?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为大家进行解读。
   “建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促进安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采访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陶广生表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的相关政策制度设计和创新举措,主要是立足蚌埠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区位,在功能划分上既彰显了蚌埠的特色,又为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按照《方案》要求,蚌埠片区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在陶广生看来,除了区位优势外,我市创新资源丰富,片区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安徽省第二科教资源大市,蚌埠拥有中国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7所国家级研究院所,安徽财经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和一批地方科研机构,科教能力在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首屈一指。蚌埠片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助力“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加快建设。

 硅基、生物基和新能源产业都是蚌埠的优势产业。市发展改革委工高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蚌埠是蓬勃崛起的材料之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蚌埠的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是我们珍藏多年、发展多年的“王牌”“看家宝”,在全球、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几年,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打造 “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接连取得了超薄电子触控玻璃连续刷新世界纪录、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产品在蚌埠正式下线、制成中国首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全面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全国第一条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顺利实现量产等创新成果。

“加速将蚌埠打造成为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为安徽自贸区建设和发展贡献‘蚌埠智慧’和‘蚌埠力量’。”陶广生认为,蚌埠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这次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的设立,实现了合芜蚌自主创新与自由贸易的完美融合,必将给蚌埠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陶广生表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战略机遇,蚌埠将围绕“借力江淮、融入合宁、创新驱动、产业引领”目标要求,努力把蚌埠片区建设成为联同皖北与皖江、淮河与长江不同区域同频共振的重要交汇点。


“双基”产业 腾飞在即

一百多年前,蚌埠开埠,敞开了开放的怀抱,一百多年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获批,蚌埠再度开启了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城市发展迎来新契机。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时不我待,蚌埠这颗淮畔明珠,如何烁古耀今,借势腾飞?

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安徽自贸试验区牵手蚌埠,两大国家战略在蚌埠交会叠加,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近者悦,远者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无疑会为蚌埠插上向国际化迈进的翅膀。

根据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的功能定位, 在功能划分上,蚌埠片区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显然,自贸试验区带来的政策红利将直接拉动我市“双基”产业的发展。

在下一步发展方向上,我市已经明确要“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中心”,围绕硅基、生物基等主导产业向国内外进行招商合作,强化延链补链,加强精准对接,壮大城市产业集群。持续深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三链一群”及“四聚一塑”产业体系。探索建立硅基、生物基应用示范保险补偿试点。重点突破硅基、生物基产业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组建硅基、生物基产业创新及研发中心。支持创建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生物基新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全方位的硅基、生物基产业性能测试评价体系。积极打造硅基、生物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建设硅基、生物基产业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支持硅基和生物基企业“走出去”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硅基、生物基企业。

“自贸区获批对硅基行业是一重大利好。” 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志强表示,蚌埠片区明确要重点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建设世界级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给了企业巨大的信心和动力。“新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一旦审批速度放缓对企业来讲压力很大,如果各项优惠政策落地,审批提速、营商环境更优化,各种配套服务业更齐全,高端产业集群聚集,必将给硅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红利。”

“自贸试验区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高端载体,将吸引集聚一批世界顶尖科技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强力赋能产业发展,增强蚌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发挥的作用。”市经信局副局长张廷海介绍,自贸试验区是整合全球资源的高位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有效参与全球城市合作和国际交往,必将极大增强蚌埠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运筹资本、创新、人才、文化等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蚌埠作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蚌埠进入自贸试验区也是培育全球顶级企业的重大机遇,众所周知,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会以最简的手续、最少的环节、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为蚌埠企业甩开膀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供强大制度支撑。



 

  • 专家解读:  生活、工作还有我们的城市,会有这些改变

 

只在新闻中见过的自贸区忽然就来到家门口,安徽自贸区的设立让蚌埠人的城市自豪感有了更实在的支撑。自贸区到底有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城市带来什么?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窦凯,请他从几个方面为市民解读。

  “作为自贸区,一个关键点就是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这也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城市带来变化的主要着力点。”在窦凯看来,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制度上的先行先试意味着涉及产业的政策能放则放、能试则试,发展的束缚不断减少。而且,前期设立的自贸区经验都可以移植到蚌埠,并因地制宜结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的优势加以发扬光大,形成安徽经验。制度设计迎来重大利好,建设开放新高地,吸引和聚集国际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势必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支撑。

  按照功能划分,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蚌埠之前的定位是‘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与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十分吻合。”窦凯说,长三角是自贸区最为集中的区域。安徽加入之后,长三角实现了自贸区全覆盖,等于彻底扫平壁垒、形成真正一体化政策平台,有利于蚌埠无缝隙对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事实上,窦凯在今年来蚌任教之前就了解过这座城市的产业基础。他认为,当前一方面要加快实施细则的制定出台,另一方面则要加速产业创新,用好有关科创的政策,通过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提升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重在政务、司法、科研、商务等领域推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为政策利好再添一份保障。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自贸区的到来能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加速,自然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是优质的就业机会,比如现代服务业、金融产业等,会对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在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带动下,也将产生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任何大事件,都会投射到平常人的小日子上。窦凯说,安徽自贸区的设立,给蚌埠人的生活带来的直观好处就是近距离享受全球一体化贸易的便利服务,比如不用海淘就能在家门口买到国际一线品牌的高端产品,而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更为优惠。此外,方案中明确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允许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外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这就表示蚌埠人在教育培训、医疗、出境旅游等方面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因为教育培训、旅游等不同于海淘,必须是机构落地才能面对面享受服务。而过去可能是花钱也买不到。”窦凯坦言,在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徽自贸区的设立如同万事俱备后吹来的东风,势必带来一个生机蓬勃的发展之春。

共享资源

蚌埠市中小企业信息网

指导单位:蚌埠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蚌埠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蚌埠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地址:蚌埠市胜利西路1号中良大厦18楼

电话:0552-7162033    QQ:3110790484    邮箱:bbsme@sina.cn

备案号:皖ICP备12012021-1 公安备案:34030002020224号